“现在小区地下管网接上了大数据,再也不怕管道堵塞了。”近日,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道电信巷小区门口,住户丁阿姨连连点赞智慧监测箱。
为何一个小小监测箱能获赞?原来,在这个1米多高的箱子里,地下管网水的酸碱度、温度等数据出现在显示屏上,每隔10分钟更新一次,并自动传输到下城区“云上城管”平台。一旦数据异常,就意味着地下管网出现了“健康问题”。
这是浙江省第一个“水平衡”试点项目。今年以来,杭州市治水办(河长办)在电信巷小区推动这个项目落地。对于这个新“客人”,东新街道办副主任金继全直呼很“智慧”:“地下管网看不见摸不着,一般是出了问题再去解决。哪里的管道破损了、堵塞了,很难第一时间发现,也无法预知。”
而当地下管网连上了大数据,这无法预知的“未知”就变成了“可知”。这种改变的背后就是项目能通过“管网监测+数字系统平台运维”,“透视”地下管网的“健康情况”。
据了解,项目在运行过程中,数据平台会统计出小区内的总用水量,根据大数据模型算出污水管的流量和水质的标准区间。同时,小区污水出水管安装的超声波流量仪和在线多参数快速监测仪,一个自动监测流量,一个自动监测水质,并自动定时上报采集数据。
这样一来,雨水和污水的排出都有了量化的区间。如果晴天流量数值异常升高或降低,可能是污水管网破损,有地下水渗入或者污水外溢;雨天流量数值异常升高或降低,则可能是雨污分流不彻底,或上下游管道有阻塞。
“只要数值发生异常变化,我们就立马通知工作人员排查。”东新街道长青苑社区党委书记李彩敏说,小区建筑年份早,水管比较破旧,经常发生堵塞的情况。“现在有了‘透视镜’,地下出了问题地上立马便知,方便及时解决。”李彩敏说。
文章来源:中国环境报